“每礼拜都请我喝啤酒”的病毒斗士终于拿诺奖了

 作者:李晨阳 辛雨 刘如楠 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10/6 9:30:50 字体大小:

2020年的最热关键词是什么?

病毒!

2020年最酷炫的工作是什么?

病毒斗士!

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也pick了这个年度热点。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斗士:

哈维·奥尔特(Harvey J. Alter)

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

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

丙肝病毒的发现历程,就像一段延续多年的接力跑。

依次认识这三位获奖者和他们的工作,也就纵览了这段重要的历史。

哈维·奥尔特(Harvey James Alter)

1935年生于美国纽约,目前任职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20世纪70年代,奥尔特及其团队证明,相当一部分输血后感染肝炎的病例,所患疾病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不一样,这种未知的感染源具有病毒的特征。

奥尔特的系统研究定义了一种新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一度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

奥尔特获得2000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以及2013年盖尔德纳国际奖。

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

英国病毒学家,目前任职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神秘的“非甲非乙型肝炎”被发现后,十余年间都没有成功分离出这种病毒。

1989年,在美国凯龙(Chiron)公司工作的霍顿利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功克隆并命名了丙型肝炎病毒(HCV)。

2000年,霍顿与奥尔特共同获得拉斯克奖。

2013年,他原本应该再次和奥尔特同登领奖台,但他拒绝领取该年度的盖尔德纳国际奖,原因是奖项没有颁给他的两名重要合作者。

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

1952年生于美国加州,目前任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丙肝病毒被“捉拿归案”后,赖斯拿出有力证据证明,仅仅这一种病毒就足以导致肝炎发生,他们还于1997年率先在黑猩猩体内实现了丙肝病毒的大规模制备,为进一步认识这种新型病毒奠定了基础。

赖斯于2016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专家解读:

这次的3位获奖者是否实至名归?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钟劲: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在一种全新的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刻,诺贝尔奖提醒我们再次关注一种历史更为悠久的病毒,我觉得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其实大家一直相信,丙肝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早在1976年,美国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就因为发现乙肝病毒并开发出诊断检测方法和疫苗而获得诺贝尔奖。

而且,奥尔特、霍顿、赖斯3位科学家都曾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他们这次捧得诺贝尔奖,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继明:科学界一致认为,丙肝方面的研究成果肯定会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为随着特效抗丙肝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的上市,慢性丙肝很快成为了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丙肝主要的治疗选择之一,多数已经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治愈率基本在95%-99%。

但是作为索磷布韦的发明者Michael J. Sofia,此次却没有获诺贝尔奖,稍微有点意外,也有点惋惜。

仔细分析,还是有一定理由的,即诺贝尔奖更重视原创性。

香港大学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金冬雁:这3位获奖者堪称“绝配”,一位临床医师(奥尔特)、一位公司中的研发科学家(霍顿)、一位基础病毒学的科学家(赖斯),说明在传染病攻克上,这三个方面都很重要。

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亮点在哪里?

钟劲:今年大家都看到,从武汉发现不明肺炎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科学家就成功分离了病毒,鉴定出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且获得了病毒的完整序列。

但在那个没有高通量测序的年代,分离病毒和鉴定病毒是非常困难的。

那时候分子生物学刚刚起步,有人能利用这样一项新兴的,还不很成熟的技术来克隆一个病毒基因组,是很了不起的工作。

金冬雁:历史上做医学病毒研究的一般规律是,发现一种疾病后,从受感染的组织中将病毒分离出来,在细胞中培养、扩增,通过显微镜观察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再进行其他研究。

但丙肝病毒的发现不是这样的,上世纪70年代初奥尔特医生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后一直找不到病毒,无法在细胞中培养出来。

霍顿等人对丙肝病毒的发现是首先找抗体,利用抗体找出抗原及其编码基因,是先发现基因再发现病毒,先建立感染性的病毒全基因组克隆,最后才建立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

这是利用反向的基因克隆技术来发现新病毒,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把发现新病毒的工作从细胞水平带入了分子水平。

正是有他们的发现,我们才能做出诊断试剂,从而实现丙肝病毒的防控工作。

中国丙肝病毒现在能控制这么好,不像乙肝一样传播,跟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

您眼中的获奖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钟劲:3位获奖者中,奥尔特和霍顿年纪比较大,前者是一位临床医生,后者长期在公司里工作。

而赖斯相对年轻,在学术界比较活跃,大多数中国学者对他更熟悉一些。

在领域内的国际会议上,霍顿和赖斯来得比较多,奥尔特来得要少一些。

只要他们几位现身,大家都会对他们很尊敬。每次会议的总结阶段,大家总是希望交给霍顿来发言,他也常常展望丙肝研究领域的未来。

赖斯则是一位很谦逊的学者,很关心年轻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袁正宏:1999年,我作为访问教授在赖斯的实验室做过一段时间研究。

赖斯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晚上9点以后才离开,周末也不例外。

他基本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研究科学和各种葡京网投app_澳门葡京游戏-【在线*平台】上,就连爱好也跟科学相关。

赖斯对自己的领域非常热爱,他认为把丙肝病毒的每一个基因、每一个功能都搞清楚,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他一直跟我讨论的内容:要坚持作疾病的基础研究。

他本人非常友好,也非常讲究合作。

当时访问期间,他每个礼拜都要请我喝啤酒聊天,他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教学实践和充分的交流合作,这是创新科研的关键。

赖斯和袁正宏在第十四届国际肝炎和肝病会议上的合影 袁正宏供图

金冬雁:霍顿获奖无数,但他在多次获奖时,都坚持要将当年与他一起工作的华人学者——来自中国台湾的郭劲宏和来自新加坡的朱桂霖——包括在内,但这一要求一直未果。

2013年,他就是因此拒绝了接受盖尔德纳国际奖。

丙肝病毒发现30多年后,我们战胜这种病毒了吗?这个领域还有哪些重要问题?

钟劲:丙肝药物研发几乎是抗病毒药物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但丙肝的疫苗研发依然是一个世界难题。

现在有些人认为,既然有药物了,疫苗就不那么重要。

但是从传染病控制的角度来看,要真正消灭一种传染病,还是要依靠疫苗的。

而且已经有人用数学模型进行了推算,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仅靠药物对抗丙肝,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因此我认为,这个领域未来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