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在公众号发文且阅读量超1万可参评国家奖学金

 作者: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0/9/24 8:36:35 字体大小: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在其官网上公布了新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在博士生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基本条件中,其中对论文类的要求,有一些新的变化。

具体看,在对申请国家奖学金基本条件的论文部分限定中,除了常见的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获得国家级奖项这类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外,增加了“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且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作为申请条件之一。以网络文章影响力来作为奖学金申请标准,这个新规定是否合理?

记者查阅发现,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最新公布的《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中,除了常见的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文章、获得国际或国内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级奖项这些可参评国家奖学金的条件之外,还增加了“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且阅读量超1万”,作为申请条件之一。

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在各大媒体、门户网站、社交平台等发布的优秀科普、科研类文章屡见不鲜。尤其随着各类公众号影响力凸显,众多优秀学术媒体平台,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新闻,也为大众科普、辟谣提供了有效渠道,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此次南京大学相关学院对国家奖学金评选条件的修改,属于突破局限性评价学生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做法。

朱巍说:“在时间上,学术论文发表的过程中,包括有些文章,特别是针对热点事件的一些评论等,发表出来的时候可能都已经过时了。而在新媒体上发表,时间是基本契合的。”

其实,类似南京大学这样的新规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浙江大学发布的《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为《办法》)中,也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在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从规则严谨性上来讲,学校制定此类规则,应经过教学委员会的商榷论证。

熊丙奇说:“不能由学校的行政部门根据自己的行政要求,制定相关的指标。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不是出于培养人才的要求,而是出于学校有关部门为了获得更大的宣传量或者点击量的诉求。因为这几年学校重视自己的品牌建设,关心公众号的影响力,因此可能要求学生在自媒体公众号上发有关的科普文章,获得更高的流量,以此来实现学校的曝光量。”

该《办法》一出,引起广大师生和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在网络上发布的优秀科普论文,更加贴近大众,可降低阅读门槛,让科研不再成为少部分人晦涩的话题。

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网络文章良莠不齐,缺乏学术性和严谨性,很难以阅读量和传播量来评定文章的好坏。那么,一篇优秀的网络文章是否可以等同于权威学术期刊文章?

朱巍说:“在大学里,教授也好,研究者也好,都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社会去传递知识。但是现在的大学教授基本上除了上课之外,基本上不愿意抛头露面向社会传递知识,如何让教授愿意去发声、勇于去发声,所以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熊丙奇则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表文章的载体是学术期刊或者新媒体平台,而在于科学公正的文章质量评价体系。南京大学相关学院新规中“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的条件,可以考虑在现有流量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对文章质量的要求。

熊丙奇说:“要建立重视文章本身质量的评价体系,需要发挥学校教学委员会或者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来对文章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这才是最重要的。包括我们现在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也会专门设置关于科普作品的奖励,因为科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很重要。现在科普的这个文章的质量究竟怎么评价?基于流量来进行评价,还是要看它本身的质量,这很重要。因为现在一些自媒体平台,很多文章可能是博人眼球,还有的是反科学的,但是点击率很高,因为这个是猎奇。因此如果追求流量的话,并不一定能够代表科普文章的质量,而有些科普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结果可能点击率很低,比如几十或者几百的点击率。”

朱巍补充说,应加强对网络文章的监管审查力度,利用后台数据监控等手段,防止“刷流量”的情况出现。朱巍说:“现在刷流量的问题通过后台数据是完全可以监测到的。这个流量必须是自然产生的,不能是雇水军刷出来的。这是个基本常识,否则可能是学术不端的范围了。”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