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第一大挑战,很多人困在这里
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并不会教你如何管理你的时间,更多的是需要你自己摸索。
但学校不教的,恰恰最重要。在读博的诸多挑战中,时间管理往往占据首位。根据Nature杂志对全球3200多名研究生的调查,有一半的人担心他们不能按时完成学位,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难以平衡生活和科研。
来自南非的Byron Mubaiwa就在为写论文的煎熬中,找到了时间管理的秘诀。
当Mubaiwa攻读药物设计和开发博士学位时,他发现计划和执行他的实验室工作轻而易举。“我每周有5天待在实验室,每天待10小时。”Mubaiwa说,“我有一个研究计划记录本,所以我清楚地知道我需要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
但是,随着Mubaiwa开始撰写博士论文,他发现管理时间变得困难起来。在实验室里集中精力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他现在要在校外写作,同时还要兼顾一份全职的仓库药剂师工作。
一开始,他在谷歌日历中划出时间来写论文,后来他开始尝试不同的时间追踪App。他发现一款名为Jira的App非常适合论文写作。“我把我想完成每一章的时间线放进去,它允许我估计时间线,并对照估计的时间记录实际花费的时间。”这个App让他的生产力成倍地提高。
Mubaiwa发现时间追踪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因素,同时也是一种组织工作的方式。他说:“现在,追踪是我的一部分——我追踪一切。”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问博士生觉得他们的工作有哪些挑战性,时间管理往往占据首位。据2022年Nature杂志对全球3200多名研究生的调查,有一半的人担心他们不能按时完成学位,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难以平衡生活和科研。
然而,大学很少教年轻学者如何管理时间。Melanie Smith是一名学术导师,她为处于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研究人员提供写作支持。
Smith说:“我要求客户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时间追踪。”她建议使用像myhours.com这样的应用程序。
她的许多客户一开始都很犹豫,表示他们没有时间去学习使用另一个软件。但Smith认为,他们抵制的原因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个人原因。
“有人来找我说,‘我每天花费8个小时在这篇论文上,但我就是没有任何进展。’然而通过时间追踪,他们发现他们认为的8小时其实是45分钟。其余的时间他们坐在那里发呆、写电子邮件或假装做研究。”她说,“很多时间追踪都是为了打破这种错觉。”
但是,成功的时间追踪不仅仅是记下什么时候做了什么。Smith表示,无论这些事情记录得多么细致,当数据被用来计划未来的行动时,真正的好处才会出现。
Mubaiwa表示,使用时间追踪不仅是为了分析他的进展,而且也是为了追踪那些阻碍他工作效率的事情。渐渐地,他能够在日程表空出一些时间,因为他知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心的情况。他还学会了如何在事情比他预期的用时或多或少时进行调整。
但Mubaiwa也意识到,他的方法不会对所有人都有效。“你必须找到适合你的方法。对外面的各种技术保持开放的态度。”
保持生活和科研的平衡
对一些人来说,过多的时间追踪可能是不好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生Sijin Chen(音译:陈思锦)曾试图追踪她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无论她是在工作、放松还是睡觉,但她认为这让她变得更加偏执。
陈说她“迷恋”生产力,并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小规模的影响者”。她在Bilibili的视频中分享了生产力技巧和她的研究心得。在发布后,一周内就获得了5万次观看。
“中国人开始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尤其是年轻一代。”她说,“我不会说我天生就擅长时间管理,我非常容易分心。”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她的生产力,陈开始规划一切,包括她的休息时间,但发现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事实证明,按需放松很困难。即使她把自己从工作环境中抽离出来,比如去一个艺术馆,但她很难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体验中。“我无法阻止自己思考工作和待办事项清单。我很焦虑,然后我又因为焦虑而焦虑。”
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查,87%的英国大学教职员工表示,他们的工作量在过去三年里持续增加,每10名学者中就有1名将他们的工作量描述为“完全无法管理”。
Smith说,知道自己如何花费时间的学者在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时,可以利用这种知识进行反击。“当人们来要求你做另一件事时,你可以拿出你的图表并说:“看!这就是我的时间规划,你想让我把哪一部分拿走?”
了解你自己
对于那些与时间管理斗智斗勇的人,Mubaiwa有一些见解。他建议博士生应该把他们的日常当作一系列的项目来管理,制定出高层次的时间表,然后把它们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为每个子任务制定详细的时间表。
如果遇到更棘手的事情,他认为应该坚持到底,而不是选择放弃。“最重要的是了解你自己,并尝试将你完成事情的方式和你的个性结合起来。”
“时间追踪是一种将责任感带入安排时间的做法,以确保你实现你的目标。”Smith说,“它告诉你,你实际上在用你的时间做什么,而不是你想象中的用它做什么。”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552-6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