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8”开始关注,复旦科创母基金正式成立

 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6 10:09:19 字体大小:

初步绘制复旦大学科创地图、明确投资策略、超额完成5亿元首关目标、组建一支专业化管理团队……

12月3日,正值复旦科创母基金启动一周年之际,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顺利举办。

会上,复旦科创母基金正式成立。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表示:“复旦大学成立科创母基金可谓恰逢其时,是学校破解高水平、高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的策略之一,也是构建高水平科创朋友圈、生态圈的重要抓手。”

孙彭军。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量变到质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近年来的投资环境也悄然改变。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越发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强调“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在大环境越来越好的趋势之下,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也为如今的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孙彭军介绍:“目前市场环境中,国家主导的资本越来越多,社会资本、市场资本则相对变少。这一结构性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能够更好地为早期阶段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支撑,但另一方面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则是,以往的科创项目往往来源于企业和海外科研机构,近年来,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且已有多个高校先后成立校级母基金。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具备产业化的价值。可以说,我们已经迎来了科研成果转化‘量变到质变’的时刻。”孙彭军指出,复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于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成立复旦科创母基金,旨在充分依托复旦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面向全球挖掘行业中最为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重点关注“复旦所长、国家所需”相关的“硬科技”领域,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构建高水平科创朋友圈

“搞清楚有什么,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在过去的一年间,孙彭军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基建”工作,一方面厘清“家底”,另一方面梳理发展方向。

为此,孙彭军和同事们首先绘制了一张特殊的“复旦科创地图”,充分调研了5900余位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包括附属医院和地方研究院)的信息,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以及产业化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复旦大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创资源调查。通过“复旦科创地图”,团队初步明确了复旦大学在“4+X”领域(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其他战略性前沿创新领域)的科研人员分布情况,将有助于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技成果。

目前,“复旦科创地图”一期工程已基本绘制完毕,明年计划进入二期工程,在进一步细化“颗粒度”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手机端智能化查询,为以复旦为支点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提供数据支持。

“科学家更擅长做科学研究,但并不一定具有产业化的能力。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复旦的教授变成企业家。更多是鼓励产业界、资本界与复旦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协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孙彭军介绍,团队正在与产业界、投资界、政府等进行沟通,与顶尖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复旦科创母基金未来将持续开展高水平母基金投资,重点合作一批具备顶尖创新和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高水平科创生态圈,同时进一步绘制高精度复旦科创地图,发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企业和科创企业家,打造复旦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战线。

从“0.8”开始关注

科技成果转化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其中“0到1”是基础研究的过程、“1到3”是以概念验证为主的阶段、“3到10”是从小试到中试的过程、“10到100”是科技成果实现完全工业化的阶段。

放眼国内外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失败案例大多集中在“1到3”“3到10”这两个阶段,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之谷”。孙彭军认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科研与产业化的差异,前者往往是自由探索的过程,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而后者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

要破解“死亡之谷”,就要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产业需求,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研究阶段就开始提前准备。

“我们一定要在‘0到1’阶段就开始关注科研,‘0.8’前后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介入点。”孙彭军解释,“科学家在进行原创性的科学探索时,往往不清楚其研究成果潜在的应用领域。我们则能够基于市场的思维,对他们的成果进行初步评估,并主动引导科学家思考其研究未来的应用方向和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转化潜力较大、转化意愿较强的项目,再进行后续的深入交流。孙彭军强调,产业化过程中应强调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我们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后变成产业,支持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更多自主可控产业链。”

基于这一想法,复旦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赋能项目(F-LAB项目)逐渐成形,并在12月3日当天正式启动。该项目面向复旦科研工作者/团队和校友开放,旨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研究和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创建一流科创生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公司和科创企业家。

目前,F-LAB项目计划选拔首批30位拥有良好科创基础和产业化意愿的复旦青年科学家、校友,通过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行业专家,以期帮助他们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随着母基金的建立铺开,未来还将有更多“懂科学家”的“合伙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母基金也将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带动一批人才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从点状到片状的扩展。”孙彭军说道,“相信10年、20年后,我们也能培养出马斯克那样的人物。但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进展的,我们也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每一步都走得扎实,静待花开。”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