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以SCI论英雄的学术研究,其欺骗性已经开始暴露

 作者: 来源:泾蓝杂说 发布时间:2024/4/5 10:45:58 字体大小: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焦急地忙碌着,他们为着所谓的“未知”用自己可能的努力探索着,只是有些人终将会被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大军之中,因为这条路从来就不是一条简单的选择。

关于SCI的传说应该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不仅仅是理科生本身的关注,就连许多文科生也对SCI的地位充满了向往。而听到身边一些风云人物的传说,说他们本科时期就发表了几篇SCI文章,到了硕士、博士时期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发论文成了常事,但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尤其让很多人头疼的条件就是毕业需要SCI的发表,虽然说SCI也有等级之差,但毕竟是学术期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学术圈开始有了一种以论文论英雄的现象,介绍教授的时候,先不说有多大的成就,有什么样的贡献,而是先吹嘘一番发表了多少篇SCI文章,虽然说这个可以作为一种代表学术实力的材料,但如此宣传,是否丧失了科研本身的意义。

对于这种现象,一些学者们也提出了质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曾毫不讳言地指出:“中国科研资金、方向正被西方国家的SCI所支配,我们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

确实,现在对于科研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与愈来愈大的投入相比,葡京网投app_澳门葡京游戏-【在线*平台】:科技界的实际成果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突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难以让人满意,以SCI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这类量化指标的局限性、欺骗性也已经开始暴露出来,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注意。那么,以SCI为主导的科研现象,会给葡京网投app_澳门葡京游戏-【在线*平台】:的科技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科技人才的价值观被扭曲

现在葡京网投app_澳门葡京游戏-【在线*平台】:已经有了大量具有各种头衔光环的人才。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特别是SCI的论文,已经成为部分学者衡量自己价值、地位的象征以及自己拥有的资源。而一些人也成了国际SCI杂志的审稿人,可以说,这些人已经成了绝对利益的受惠者。

因为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与自己的事业紧密相关,尤其是一些想要提高自己学术地位或者晋升职称的老师,论文也便成了硬性要求。而这样,热心写论文的学者也就越来越多,但是能够分配的利益就那么多点。

虽然这些年申请的项目越来越多,但这个团队并非是现象的那样团结。因为涉及切身利益,所以没有甘愿当配角,都希望自己都能够有所杰出的发现,然后发论文,争取先人一步,至于团队如何,则不是考略的重点。而在一些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引入的人才中,这样的特征尤为明显。他们的待遇很高,但是对于学校整体的实力推动来说却有待商榷,他们对于研究团队的建设兴趣不大,对自己所在单位的方向不了解,只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苦苦追寻,对于机构来说,这是不希望看到的。学者们被论文所“绑架”,甚至丧失自己作为人的底线,失去了真正的学术之自由。“紧跟”与照搬“国际前沿”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中不少学者至今仍然称“国际一流”与“国际热点”有些学者公开地认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对西方人的科学技术进行挑战”等,将外国人的研究方向奉为自己的方向,研究领域、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大多都是从别人那里“引进”的,而这样做的好处也较容易被“国际主流”所接受。

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将国外的方法引进中国,运用西方的模式来探讨中国问题,必将引起水土不服,只是这些人还津津乐道,觉着自己占据着所谓的前线。

而一些迷恋“SCI”的学者,极其看不上一些将全部精力投身于国家需求研究的学者,对他们的成果也是各种贬斥,甚至还运用一些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压,只能说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研究者最基本的底线。

西方思想与研究方法有其过人之处,但应该作为我们学习的方向,而不是全盘照搬,这样只会忘了自己的思考,甚至丢掉自己的精神内核,对于科研探索的贡献也就不足而谈,脱离实际,离开国家的需求新中国刚刚建立之时,一些在国外已经有所建树的科学家们远渡重洋,回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用尽自己所学,将其贡献给国家,这是所有人都值得学习的。

但是到了今天,一些人却被所谓的利益迷失了双眼。为国家服务的宗旨被许多人所抛弃,他们为着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只要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则是不被考虑的,这样的人在学术研究的队伍中不在少数。

做研究时,往往考虑的是能不能有所成就,会不会让自己获得更高的地位,又或者能不能发几篇文章。

而那些国家急需发展的方向,因为条件不成熟,则被他们排除在外,认为不会让自己有所受惠,这样的学者又怎能对得起他们受过的教育。以量论英雄,缺乏实际效用论文发表成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只要能够发文章,他们可以毫无下限,尤其是对于论文数量的过分宣扬,让一些人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我们常常能够在生活中听到一些学者发表了什么什么样的文章,尤其是一年能够分发国际顶级期刊,相较于一些人几年一篇的状况,这样的学术成果实在是太优秀。但是回过头来,仔细考虑一下,这些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多少转变了可实行性的内容,以量论英雄让他们变得麻木,只要能够让自己获得更高的地位,一切都不被考虑。

论文数据造假成了一些人的常态

近些年不断被爆出的论文问题也让人们关注到科学研究的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会造假论文数据,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结论更加有说服力,而还有一些学者会将数据多次重复使用,虽然有多篇文章的发表,但文章内容几乎都相差无几,更不用说它们的质量如何。

过度追求论文数量的现象滋生了一些不当现象的产生,这也是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结

一些机构的与学者,怎么也看不起中国自己的学者与专家的发明创造,没有高频被引的SCI文章,就不能评上人才头衔,不能获奖,自然也不能其他人的关注,但是,一些期刊长期被一些“论文大牛”所占据,最终的结果反而是逐渐恶化。我们需要急迫解决论文为王的问题,最起码能够让踏实做学术研究的人得到基本的尊重,而不是被一些人看不起。来源(公众号:泾蓝杂说)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